金石印坊

非篆刻,不传播

>>辛尘:《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》序

2021-3-3 金石君



 

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颗明珠。自元代文人艺术家自觉以汉唐印章为典范,一代代印人辛勤耕耘,在明代中后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篆刻艺术体系,到清代中后期将篆刻艺术创作推向巅峰。至于当代,篆刻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大众、吸引学子,学习篆刻艺术的热潮始终没有消退,全国性的篆刻展览此起彼伏,盛况空前。


当代篆刻艺术教育在各个层级上的大发展,促进了篆刻艺术教材的编撰和出版,从古代印学文献的汇集整理到篆刻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,从篆刻艺术史到篆刻美学,从技法创作到篆刻赏评,从印谱到专著,从初级普及教材到高等专业读物,近三十年来我们所见到的篆刻艺术类出版物何止千种!今天,我们手中的这卷江豪旭著《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》(以下简称《单刀楷款》),即是当下优秀的篆刻艺术教材之一。我之所以说这是一部优秀教材,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认知。
首先是《单刀楷款》的独特切入点。篆刻边款创作在清中叶渐趋成熟,乃是篆刻艺术创作在整体形式上臻于完备的重要标志。从根本上看,早期篆刻的作者主要是工匠,其篆刻或无边款,或仅仅是“物勒工名”的穷款;而篆刻边款的成熟主要是由于文人艺术家的直接操刀,这正如同文人绘画的发展带来了画面上题款之风的兴起一样。换言之,完整的篆刻艺术作品,必须是硃钤印面与墨拓边款的相映成趣。然而,由于诸多历史的原因,历来关于篆刻艺术的著述和教材,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印面的研究上,较少提及(甚至根本不提)篆刻边款创作问题。正是针对这一缺憾,《单刀楷款》以专书来研究篆刻边款的技法与创作规律,这无疑是在为篆刻艺术创作研究和篆刻教学作必要而有益的努力。 

 

第二是《单刀楷款》的系统性与学理性。以往关于篆刻边款刻制技法的研究,大多是作为印面技法与创作研究的附从内容而存在,故多简略带过,很难形成系统的篆刻边款研究体系。而《单刀楷款》作为研究篆刻边款刻法与创作的专著,不仅梳理了印章—篆刻边款的源流,从实用官印款到文人篆刻款,从阴款阳识到双刀款单刀款;而且构建起篆刻边款刻制的技法体系,从刀具刀法到点画结字,从章法布置到印体款式;更有篆刻边款创作的艺术风格、文辞内容、名作欣赏等等,但凡与篆刻边款刻法与创作相关的内容,都被有条有理、循序渐进地纳入书中,便于学习者全面、系统地研习。可以说,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篆刻边款的独特的艺术价值,其意义甚至会逸出篆刻艺术的范围。
第三是《单刀楷款》的实践性。本书的作者江豪旭先生不仅是一位勤于创作的青年篆刻家,而且是在篆刻学习者中颇有名气的“金石印坊”的创建人。在开发和经营篆刻工具、材料、书籍的同时,豪旭长期从事篆刻艺术普及教育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。他编写这本书,绝非为著书而著书,而是根据“金石印坊”历届学员的实际需要而著书。也就是说,他知道学员需要什么,怎样教、怎样学才最有效。在这本书中,豪旭不讲双刀印款和阳文边识,专讲单刀印款的技法与创作;不讲篆隶行草印款,专讲楷书印款的技法与创作,不仅是因为明清以来单刀楷书印款最常用,还是因为其刀法相对较复杂,学习者一旦掌握了单刀楷书印款的刻制刀法和创作方法,便可举一反三,双刀印款、阳文边识以及其他诸书体印款的刻制与创作问题将迎刃而解。这样的处理,使这本书笔墨更集中,要点更突出。豪旭在写作中也不纠缠于理论论述,而是简明扼要、直截了当,注重实际操作,精心收集经典图例,并且创制必要的参考图例,图文并茂,堪称集教材与临摹范本于一体。
诚然,既然是在讲篆刻边款的创作,那么它就一定必须联系篆刻印面创作来谈,篆刻边 款的创作风格必须印面的创作风格相统一。这一点必定在豪旭的思考之中,因为这是他在培训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。但如果因此而将篆刻印面刻法与创作也讲一遍,又会破坏《单刀楷款》的独特与简要。学习者在阅读和使用《单刀楷款》时自当注意这个问题,并妥善加以解决。

蒙豪旭信任,在《单刀楷款》即将出版之际,嘱我谈谈自己的看法。因不避孤陋,恭撰此文就教于读者诸君。

庚子暮春辛尘于金陵敬舍正堂灯下



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



或点击这里直接进入购买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