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印坊

非篆刻,不传播

>>江豪旭:《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》后记

2021-3-4 金石君



由于在金石印坊工作的便利,我有幸接触和认识了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篆刻学习者。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,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在篆刻学习的早期阶段,进步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在印面的刻制上,而是在被很多人忽视的边款上。边款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:一个是刀法,特别是单刀楷书的刀法 ;另一个则是文法,即边款语言的组织。在很多人看来,印面是先写再刻,刻的时候还可以反复补刀,只要最后的印蜕能达到预先设想,修修刮刮总能刻出来的。而边款则完全不同,不写就刻,一次一刀,还不能补刀,加之边款语言的组织灵活多变,不容易找到规律,所以就显得更加困难了。


点击查看原图

培训班现场指导学员刻边款


我在篆刻教学的过程中,经常会拿不同的体育运动来形容印面和边款的学习状况。我把印面的学习比作登山,刚开始爬的时候,会觉得比较轻松,但越爬就会感觉越累,越爬就会觉得山越高,而爬得越高看的风景也就越美。边款的学习则像游泳,刚开始会觉得很难,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气,不懂得怎么用力,每次下水的时候都有畏惧感,但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之后,这种畏惧感会越来越轻,一旦学会,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。所以,相对于印面的先易后难,边款的学习则是先难后易。


点击查看原图

学员对照边款字帖练习


为了让学习篆刻的朋友更快掌握边款的用刀方法,我曾经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单刀楷书边款教程,虽然只有几张纸,但效果却非常好。当时,我把示范时刻在石头上的范字全部扫描下来,经过放大以后,每一根线条都能清楚地看到刀痕,并且又在每一个笔画的旁边注明是由哪个刀角以哪种方向刻出来的,这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很多朋友按照这个教程学习,发现确实简洁明了,实用性很强,他们都建议我扩充范字数量,把它变成一本专业的边款教材。我也觉得这种方法值得推广,可以让更多的篆刻学习者受益,但出于种种原因,直到 2019 年的春天才开始下笔,中间又因俗务缠身,一直是写写停停,直到年底还没有完成书稿的一半。2020 年 2 月 1 日开始,我几乎每天伏案十几个小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 236时,集中精力刻制范字、处理图片、搜集资料、撰写文字,一鼓作气,3 月底便完成了初稿,之后又陆续做了一些修正、调整和补充。


点击查看原图

培训班课堂上指导学员刻边款


这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,耗费时间与精力最多的是范字的刻制与图片处理,为了让每个范字看起来更立体清晰,我在选材、用刀、扫描和图片处理等每一个细节上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,有些范字刻一次就能满意,而有些范字则要刻很多次。全书有 800 余个范字,但我所刻的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,仅石头就用掉了百余方。全书的主体部分是关于边款刀法、基本笔画及字法结构,这几个内容可以统称为“刻法”,但在我看来,这本教材最核心也最有价值的乃是边款语言这部分内容,我称之为“文法”。这部分不仅与我们的手和刀有关,还与我们的语言修养及知识储备有关。两相比较,“文法”确实要比“刻法”难很多。实际上,我们当代印人在“刻法”上并不输于古人,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古人,但在“文法”上却远远逊于古人,这正是我们当代印人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。只有在“文法”和“刻法”两方面同时超越古人或与古人相抗礼,我们才敢称当代篆刻是明清之后又一个高峰。


《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》书影


这本教材能够顺利付梓,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爱人,没有她的竭力支持,全心照顾两个孩子,并承担全部家务,我定是无法集中精力完成这部书稿的 ;其次要感谢毓慧女士,她是我在篆刻上的同道,在本书编写过程中,她帮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、语法检查、文字校对等工作,甚至在结构安排上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 ;同时还要感谢苏金海和辛尘两位前辈,他们分别为本书题扉和写序,使本书增色不少,亦使我倍感荣幸 ;还要感谢刘峰、张丰、周济、赵磊和丁昌勇等同道和同事,他们在文字校对和图版资料提供等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,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;最后要感谢西泠印社出版社的来晓平先生和周晓竹女士,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很多劳动。


由于本人水平有限,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或谬误之处,敬请专家、读者指正。


庚子三月江豪旭记于金石印坊



点击查看原图 

 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买

或点击这里直接进入购买页面